2006年12月14日星期四

1991年开始的高中时代

2006年,30周岁。2007年说到就到,心理上总是很抗拒把自己跟而立之年挂钩起来,仿佛中大学毕业才三,四年,直到前两个月碰上上一届的师兄神采飞扬的谈他正在筹备他们的毕业十年聚会,才猛然间发现很久没有盘算大学毕业几年了,毕业三,四年已经是很遥远的以前了,十年也已经在触手可及的不远处了。
30岁了。5岁以前是是懵懂,12岁之前的小学是平淡,15岁之前的初中是美丽,18岁之前的高中是枯燥,22岁之前的大学是流水,26岁之前的工作是理想,28岁之前再学习是可笑,30岁之前的再打工是逐利,30岁之后的创业是浮沉,然后的岁月是未知。
这是一个有理想,有善良的男人;这是一个有曲折,有平坦的人生之路;这也是一个有时努力有时颓废的男人。
所以,平凡的人加平凡的道路构成了这个平凡的世界。

1991.9---1994.7
我的高中在90年代中开始因为平均每年总能出1个国际奥赛的金牌,平均每年总能考上数十个清华、北大而声名雀起。她,启东中学。
而辉煌的前奏就是1994年,我高中毕业的那年。
1994年,全国化学竞赛,江苏省获奖人数的三分之一在;数学物理竞赛的获奖人数是江苏省获奖人数的十分之一。
1994年高考,平均分全省第一。
高三五班,就是我所在的班,94年高考平均分高于全国重点分数线45分,上清华分数线15人,实际录取清华大学5人。化学满分150分,我班化学平均分141分!我在我班的高考名次是20名左右,但还是比浙江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高了20多分;我的一个好朋友,大概是我班35名左右,上了四川大学;全班50多个人,不超过10个人上了一般本科,其他清一色重点本科。

91年,启东中学录取方式改变让全市最优秀的初三学生几乎一网打尽。通常,高中的录取是从普通中考中选拔,而中考考题的一贯平庸往往使得很多优秀的学生落榜启东中学,鉴于启东高考多年落后于兄弟市的学校,教育局特许91年启东中学以竞赛的形式提前招生。我清晰的记得我的分数。数学83(满分120),语文69(满分100),英语83(满分100),物理40(满分60),化学18(满分40),政治11分(满分20),录取分数线285,全县录取240人。
特别有一点,对于成绩过线,但不想上高中而想一步跨出农门想考中专的学生,启东中学的校长们竟然一家一家登门拜访,给经济补贴,做学生家长思想工作。我初中班的一个女同学就享受到了这个待遇。
多年以后,我回到学校见到我的老师,提起当年,总是感慨,94届的学生平均素质是有史以来最高的。

一个没有任何负担的暑假之后,一个让全国99%的高中望尘莫及的学习生涯开始了。

2006年12月12日星期二

2006年3月---

勤快程度中等,吃苦精神中等,钻研精神中等,综合能力中等……,当这样一个信奉中庸信条的中等偏上资质的人在30岁这个敏感的年纪选择创业,大多数只有一个绝对的原因:时势所迫,无路可走。
时势两个字,好丰富。
现有工作,空间有限;另觅高枝,低了我不愿意,高了人家不乐意;经历和薪水的比例基本是限定了。期待伯乐中的伯乐,来发掘我自己都没有发觉的力量,这个梦20岁时可以期待,30岁时不可以。
创业华山一条路,蹦蹦跳跳玩玩闹闹。

中国的古人的睿智往往在生活中让人惊叹。由奢入简难,因为已经过惯了没有经济压力的日子,也不想去挑战古人的睿智,因此不能让创业耗光了家底。于是就想着去找个投资人,构想是投资人负责大部分资金,我投小部分资金外加项目一个。
我本是个思维复杂,行动简单的人,现实中的标准君子。闲话几句,关于君子,我是这样判断自己的。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君子,那肯定不是我,如果世界上只有3个君子,那可能没有我,如果世界有100个君子,那肯定有我。而且,这个君子不是君子剑的那个君子。
放弃现有待遇,加分!复旦MBA的虎皮,加分!去启东这个生我养我的小地方一穷二白去创业,加分!项目前景踏实,风险极小,加分!这个条件,找个人投个小100万,想找不到都难。想想看,在中国,再小的地方,都可以找到一大把在澳门一夜豪赌输掉百万,甚至千万的人。

投资人是一个加工工厂的老板,10年来为一家国内著名的文具厂OEM订书机等。有机械加工的基础,加分!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不雄厚,加分!做事低调,不显张扬,加分!外表看,比较踏实,谈吐见识高于苏北老板的平均水平,加分!但一开始,就精明外露,搞不清楚该加分还是减分。
君子不拒绝精明,但讨厌过分精明。过分的精明导致思维的过分复杂,过分的复杂,导致不能把最好的精神放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君子要有风度,但君子偶尔也会小肚鸡肠。在中国,合伙制的成功必然依赖于双方关系的简单化处理,所以绝大部分合伙,即使是兄弟合伙也最终不欢而散。共患难易,共富贵难,千古不易。叹息,叹息,再叹息!
这是自3月来到现在12月期间不断体会思考总结的结论,还远远不够到位,继续思考ing。

3月,出图纸,开模具!----------基本完成!绝对光速!
4月,营销,销售!----------------预想轨道!一流工作!
5月,小单出货,整顿生产!----披荆斩棘!殚精竭虑!
6月,销售,销售,销售!------惨淡经营,业务寥寥!
7月,开发,开发,开发!------唯一一条可以看得清的血路!
8月,迷茫,迷惘,迷*?#------路在何方!
9月,转折,希望!---------------黑暗中的一道闪电!
10月,期望!期望!期望!-----路已经走出,消灭迷茫!
11月,前进,前进,前进!----没时间思考,体力劳动最有效!
12月,冲锋,冲锋!-----------“共富贵之病”显山露水!
待续中...

2006年12月11日星期一

2004年6月-2006年3月

职业经理人二年 2004.6~2006.3

民营企业,刚跨出校门的复旦MBA,这两个要素决定了没有精彩纷呈。假如2006年3月后的创业成功了,这二年就是光辉的里程碑;假如失败了,就是灰色的界碑。
因为这不再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年纪,也因为这不再是一个可以不断承受失败,可以不断爬起来的年纪。
所以,一生的心态,一生的走向都可以在这个年纪的抉择中找到根源。

2004年6月,留给复旦校门一个背影,走向MBA们的重要归宿之一:职业经理人,不过不是金碧辉煌的外企,而是一个杂乱的私企。
颇具吸引力的薪水,总经理的职位,数亿规模的企业,这不就是MBA时代的梦想么。地雷阵,万丈深渊,怕么?怕就不是复旦的MBA。

十五年来,这家私企凭着老板的聪明和精明走着螺旋上升,波浪前进的发展道路,恰逢2000年后中国历史上出口加工贸易的白金盛世,企业呈不断加速发展态度。
在这个中小规模的私营企业里,如果说智商总和是10分,那么老板的智商至少占据了8.5分,甚至9分。销售基本靠个人,生产基本靠救火,财务基本靠流水,人际关系基本是地雷,采购基本靠...,哦,对不起,没有采购部门。
这样的企业怎么会生存,而且日子越过越滋润?这个问题环绕我脑海两年,相信每一个拥有科班管理常识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前文说过,老板是个聪明精明两手硬的人,所以他可以看到问题,所以他想到了复旦MBA,想到我这个和他多年接触的复旦MBA。
职业经理人,这个被用滥到令人发呕的名词就在未来的两年里挥之不去。

三个月,走遍了这个企业的角角落落,几乎谈遍了企业的每一个员工,从行业分析、企业战略、战术执行,从100页材料浓缩到10页材料-----考虑到50岁民企老板的可能的阅读习惯,想的够周到吧!
很清晰的记得将这10页材料送到老板手中的一刻,没有任何惴惴不安,比考战略管理都踏实。但老板就是老板,斜着身,对着光,点燃烟,第一页,5秒;第二页…… 第十页,大概25至30秒的时间,老板放下材料,说:“嗯!好!大胆去干,我会支持你的。”
顿时,木鸡!如果老板不重视我,何必花这样一个薪水请我;如果老板不认同我,何必把我放上总经理的职位。一个上午,我都在思考这个问号。结果是认为,老板多年没有阅读长篇文字的习惯了,看来得祭出MBA的重要法宝之一------PPT。
PPT那是小菜,50页PPT搞定,按人力资源胡教授的思维,多加效果!某日上午,老板果然对PPT兴趣浓厚,但讲到二十页以后,明显的坐立不安,讲到三十页后,开始哈欠,讲到三十五页,我都替他难受,讲到四十五页,我跟他一样难受,讲到50页的时候,我比他难受。
最终,老板评语:高科技啊!好!
很久以后,一个偶然机会我发现了原因,原来罪魁祸首是微软,PPT的效果太少了,搞来搞去就这么几下,要么飞,要么隐现,多看谁都不会有兴趣的。
这两年就这样翻开了序言,掀开了帷幕。